贸易战进入拼耐力阶段警惕美资企业商品成特朗普“帮凶”!
时间: 2025-04-12 来源:牵引车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重要公告,宣布自4月12日起,针对原产地为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税率将大幅度提高至125%。公告同时表明,若美方后续继续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中方将不再予以理会。美国方面对于中国的此次反制举措,同样未作出明显反应。

  表面上看中美双方在短期内似乎都不太可能在关税税率上再出“新招”,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贸易战就此要告一段落了吗?

  事实上,真正的贸易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加征一定的关税仅仅是一种手段,其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是减少他国商品在本国的进口数量。一旦出口数量下降,对于本国企业而言意味着生产的商品将面临滞销困境,商品卖不出去,直接引发收入锐减,经营陷入亏损的泥潭,而连锁反应便是大规模裁员,甚至企业最终走向破产倒闭。

  由此可见,贸易战的主战场并非在关税的你来我往之中,而是国内经济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影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对于中国来说,若想在这场耐力比拼的贸易战中脱颖而出,需要在多维度发力。激发内需潜力,让国内消费市场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稳定引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附加值与科技含量,增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积极与同样遭受“对等关税”冲击的国家携手合作,拓展外交与经济空间。

  就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不久,商务部迅速行动,召集在华美资企业举办了一场圆桌座谈会。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态度鲜明地表示,“商务部将始终如一地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公司可以提供坚实保障,严格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诉求。

  官方立场清晰而坚定,给美资企业吃下定心丸,明确传达出中国不会因特朗普政府的单边霸道行径,而改变对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的开放与包容态度。直白地说,就是要让国内的美资企业清楚,中国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它们能放心地在中国经营发展。

  可就在国家全力以赴稳住外资之时,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不少人打着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旗号大肆宣传美国品牌商品。

  在这些发出与国家政策相悖言论的人群中,大部分人是因为缺乏对相关经济知识的了解,处于无知状态;而还有一小撮人,则是心怀不轨,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些美资企业每年都为中国的GDP增长添砖加瓦,依法按时缴纳大量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从生产线上的工人到研发技术人员,从市场营销专员到企业管理人才,涵盖了各个层次和领域。

  倘若这些美资企业的产品遭到,将会引发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一开始,它们可能会缩小在中国的经营和投资规模,减少生产线的运转、降低研发投入等。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更为严峻的是,美资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中国市场,最终选择放弃中国这个庞大且极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市场,直接撤资撤离。

  一旦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大量原本在美资企业工作的员工将面临失业风险,国内失业人数将大幅攀升,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压力。

  在反对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这一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坚定不移。但必须明确的是要找准目标和方向,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他们实现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

  毫不夸张地说,特朗普政府一直希望看到中国国内出现混乱局面,他巴不得美国企业从中国撤资,把工厂全部搬回美国本土,或者将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对美国唯命是从的国家。国内一部分人因无知而“主动请缨”,在不经意间充当了美国政客的“帮凶”。

  在当下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知:盲目行为并非源于对客观事实的准确把握和理性深入的分析,而是被某些心怀叵测之人恶意煽动与利用。

  这种行为表面上似乎是在捍卫国家利益,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姿态,但实际上却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挥舞的瞬间,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有序的经济秩序,使得市场运行陷入混乱,还会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沉重打击,阻碍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

  更为关键的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短视的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阻碍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崛起。

Contact

Tel:400-6599-555
Fax:0531-87511177
Email:cs.guo@cnhtc.biz

© 版权所有:安博全站app下载官网|安博平台